钛合金的打磨与抛光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5-29 00:00:00 | 浏览:0 ]

sanding:在涂装中是用砂纸、浮石、细石粉等摩擦介质摩擦被涂物或涂膜表面,谓之打磨。是涂装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一般是手工作业,也可用风动或电动器械进行。打磨贯穿于整个涂装过程中,不但白坯、打底或刮腻子都需打磨,涂面漆后也要打磨。其功能为清除底材表面的毛刺、浮锈、油污、灰尘;清除涂层表面的粗颗粒及杂质,获得平整表面;对平滑的涂层表面要打磨至一定的粗糙度,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分为干打磨法(dry sanding)和湿打磨法(wet sanding),后者是用水或其他湿润剂润滑,以获得更平滑的表面和洗掉磨粉。

近似“抛光”。其实人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磨料粗细而已,号越小,粒度越细,号数越大就越粗,8000#就是最细。把玉器研磨抛光,用粗号研磨,细号抛光后的玉器很亮。抛光的玻璃,宝石,玉器,不锈钢,石材,可以达到镜面效果。

抛光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 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

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 抛光剂。

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63~0.01微米;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

大批量生产轴承钢球时,常采用滚筒抛光的方法。

粗抛时将大量钢球、石灰和磨料放在倾斜的罐状滚筒中,滚筒转动时,使钢球与磨料等在筒内随机地滚动碰撞以达到去除表面凸锋而减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去除0.01毫米左右的余量。

精抛时在木桶中装入钢球和毛皮碎块,连续转动数小时可得到耀眼光亮的表面。精密线纹尺的抛光是将加工表面浸在抛光液中进行的,抛光液由粒度为W5~W0.5的氧化铬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 抛光轮采用材质匀细经脱脂处理的木材或特制的细毛毡制成,其运动轨迹为均匀稠密的网状,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任何表面缺陷。此外还有电解抛光等方法。

钛合金打磨与抛光难点

钛及钛合金的金相样品制备比钢更困难,其磨光和抛光效率低,过度剧烈的切割和磨光过程都会在α相中产生形变孪晶,产生形变孪晶以后,钛的微观结构分析会受干扰。

纯钛采用冷镶嵌比热压力镶嵌更为适合,热压力镶嵌可能改变纯钛中氢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纯钛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想要去除划痕和塑性流变非常困难。

钛合金抛光技术的发展

在早期的机械抛光工艺相当耗时,而且几乎所有的机械抛光方法在最后一步或最后两步抛光过程中使用含有侵蚀剂的抛光液。 电解抛光的方法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抛光表面,但是在电解抛光过程中电解液存在着一定得危险,这些电解液也具有一些化学抛光的作用。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钛及钛合金的机械抛光方法仍旧延续着老的抛光方法,Springer Ahmed1984年首次发表了关于钛及钛合金的抛光方法文章。

这就是三步的样品抛光方法,假设使用320grit砂纸来完成样品的磨平工序,但是情况可能不一定总是这样。如果样品切割时使用的是超薄的切割片或者是粘接强度合适的砂轮切割片,其切割表面平整且其损伤层最小,这时可以使用320grit砂纸来完成样品的磨平工序。如果切割后的表面粗糙且损伤层较大。例如:使用带锯切割就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此时就必须使用颗粒更粗的砂纸和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去除损伤层。


手工抛光与机械抛光的区别

1.手工抛光需要经验,手上的力度,时间,转速均需要经验长期工作才能掌握这些关键参数,而机械抛光只需要设定好参数即可。对于新手来说,经常心浮气躁,存在抛光不足或抛过头等问题。

2.机械抛光和手工抛光原理一致。国内大部分金相工作仍以手工抛光为主,手工抛光需要金相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耐心,抛过头需要重复抛,但只要有耐心,多多尝试和总结,也能获得良好的金相抛光效果,因而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付出汗水终会有收获。